发布日期:2024-11-04 10:37 点击次数:58 |
姚崇宋璟还有个共同的特点:反战。
唐朝疆域高宗时达到极盛,之后开始走下坡路,有两个原因,一是出现多个强敌,西北的吐蕃、北方的东突厥,东北的契丹、奚;二是东西两面作战,国力不太够。
李隆基上台还是这么个情况。
北方,张仁愿筑三受降城后,边境从黄河一线推进至阴山脚下,东突厥受到一定遏制,但实力仍然强大,突厥攻、唐朝守的形势并没有改变:'默啜(可汗)自则天世为中国患,朝廷旰食,倾天下之力不能克。’是最严重的威胁。
图片
柏杨《白话资治通鉴》
西边的吐蕃,武则天后期发生内乱,消停了一阵子,很快又卷土重来,和唐朝继续对峙于青海甘肃一线。到睿宗手上,又办了件傻事:当时吐蕃找到鄯州(青海乐都)都督杨矩,又拉关系又送礼,'请河西九曲之地为(金城)公主汤沐邑。矩奏与之。’
本来双方以黄河为界,现在把河边一块好地方白白送给敌人。'九曲去积石军三百里,水甘草良。吐蕃就之畜牧,因以入寇。’吐蕃以此为基地,积蓄力量,开元二年(714年)大举入侵,'矩悔惧自杀。’
图片
中国历史地图集-唐陇右道
东北的契丹和奚号称'两蕃’,势力相对较小,危害也没那么大,但就这哥俩,屡屡把唐朝打得灰头土脸。
睿宗先天元年(712年),唐军发兵二万、骑八千,大举进攻两蕃,大败,全军覆没。
开元二年,李隆基刚上台,想搞点武功,打算从这两个最弱的下手,不顾姚崇反对,发兵六万击契丹,唐军于滦河遭遇伏击,'唐兵大败,死者什八九。’主帅薛讷带着几十个人狼狈逃回。
图片
柏杨《白话资治通鉴》
据说姚崇就任宰相时,向李隆基提了十个条件,《全唐文》收录他一篇《十事要说》,其中第二条:'朝廷覆师青海,未有牵复之悔,臣愿不倖边功,可乎?’青海大败后,朝廷不吸取教训,还在穷兵黩武,叫我干这个宰相可以,皇上得先答应我,不贪图边功。
显然,李隆基这条没听进去。没听进去也正常,但凡有能力的领导,谁不想搞点文治武功?李隆基这个人,讲好听点叫英雄主义,讲不好听叫爱出风头。其实领导那点心思,底下人都懂,就看你怎么应对。
姚宋二人的想法,是约束:'致君尧舜’,把领导往明君的道路上引。次一点象后面的张说,约束不住,那就尽量往损失小的方面引,比如修书、封禅。再次是李林甫、杨国忠那些人,领导要快活,让他快活就行了。当然还有更差的,比如后来一些宦官,故意把皇上往腐化堕落的方向引,好自己拿权。
宋璟对李隆基好战的心理,也是很警惕的。开元四年,东突厥发生一件大事:可汗默啜出征,收拾周边一些小的游牧部落,回来路上一个不小心,被敌人流兵杀死。刚好唐朝有个叫郝灵荃的军官出使突厥,跟对方接上头,带着默啜的首级返回。
'自谓不世之功。璟以天子好武功,恐好事者竞生侥幸,痛抑其赏,逾年始授郎将,灵荃恸哭而死。’
本来以为中了头彩,没想到宰相大人不赏识,反而有点嫌弃,给他压了一年多,才升个五品郎将,差不多大校准将这样子,一气之下,郝灵荃竟然翘了辫子。
其实,他大可不必着急上火,宋璟那么大领导,跟他小干部有啥过不去的,主要还是不放心皇上。
唐朝有个著名史官叫柳芳,生活在玄宗、肃宗时代,编写了最后一本官修国史,他有个描述:'姚崇、宋璟、苏颋等皆以骨鲠大臣,镇以清静。朝有著定,下无觊觎。四夷来寇,驱之而已;百姓富饶,税之而已。’
姚宋二人都明白:打仗是花钱的祖宗,'兵’是武器,也是凶器,能不用尽量不用,总体是个克制的思想。《剑桥中国史》有类似评论,说姚宋执政是'一个巩固的时代,一个明智地运用皇权的时代,一个克制的时代,尤其是一个没有对外进行劳民伤财和野心勃勃的冒险行动的时代。’
开元八年(720年)元月,宋璟下台,标志着这个时代的结束。接替宋璟的,是山西军政长官张嘉贞(并州长史兼天兵军大使)。
天兵军是开元五年新成立的一个兵团,八万人,驻地太原(并州)。当初为什么成立呢?因为默啜死后,东突厥部落离散,不少南下投奔唐朝(投靠了可以合法在边境放牧),其中一部分安置于山西。张嘉贞作为地方官,感觉管理上隐患比较多,上了个报告:'突厥九姓新降者,散居太原以北,请宿重兵以镇之。’谁出的主意谁负责,于是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团司令。
第二年,张嘉贞到中央开会,有人告发他当了司令奢侈浪费、收受贿赂,有关部门一查,是诬告。
“上欲反坐告者,嘉贞奏曰:'今若罪之,恐塞言路,使天下之事无由上达,愿特赦之。’其人遂得减死。上由是以嘉贞为忠,有大用之意。”
又过两年,宋璟罢相,任命张嘉贞为'中书侍郎、并同平章事’,四个月后,又提升为中书令,成为领头的宰相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